技术特点:
1.   仪器整体机械结构采用全金属铝合金材质,坚固耐用;部件模块化设计,方便用户的分拆与拼装,满足用户不同精度需求。
2.   螺纹式可调四角平台。方便用户放在不平整平台,保证液滴平台的水平。
3.   独特的相机固定支架,较宽的前后伸缩距离;人性化的聚四氟环形相机外壳,防止前后移动刮伤相机;六角螺钉的紧固结构,方便用户紧固相机,防止拍照的抖动。
4.   可调水平式样品载物台,方便用户调整样品台至水平状态。
5.   微量进样器滴定方式,精度为0.05uL;刻度清晰,使用方便;配置针头锁定结构;可选不锈钢、聚四氟乙烯等多种材质针管,满足用户材料不同需求。
6.   宽广的液滴进样器上下移动距离,上下可调整范围高达60mm。
7.   背光源采用LED冷光源技术,亮度连续可调,液滴轮廓清晰可见;无发热,避免长时间检测,液滴受热蒸发。
8.   相机采用高性能工业数字摄像机,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高清晰度、色彩还原好、低噪声等优点,采用USB2.0标准接口,直接连接使用,无拔插,使用非常方便;镜头采用高分辨率工业连续放大镜头,光学放大倍率为0.7-4.5X;相机最高分辨率2048*1536,4-25帧/秒的传输速度,用户可选300万,500万或更高分辨率的相机,100帧-300帧/秒的超高速传输相机。
9.   提供校正功能,可用标准样品校正仪器
10. 具有录像功能。
11. 可通过一液法,二液法测试固体表面自由能。
技术参数:
1.   分辨率:0.01°
2.   测试精度:0.1°
3.   接触角测试范围:0°-180°
4.   样品厚度:≤25mm
5.   视野移动高度:6mm
6.   平台参数:
a)   调节平台距离CCD的距离:X=35mm
b)   调节平台上下高度的距离:Y=60mm
c)   调节平台左右移动的距离:Z=70mm
d)   样品平台大小:180mm*115mm
7.   进样控制参数:
 a)   全自动进样装置,包含一套高精度滚珠丝杆推进控制系统和一套高细分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b)   支持用户自编程实现滴加或吸取任意自定义样品量,抓拍一张照片的功能;
 c)   进样精度:0.05uL,单次加样量可控(0.05uL-100uL)、连续加样进样速度可控(0.05uL -100uL/min);
 d)   微量进样器容积:100uL;
 e)   配置针头锁定结构;
 f)   进样器上下Z移动:手动进样行程60mm;
8.   光源:可调亮度单色冷光LED光源
9.   镜头:工业连续放大镜头0.7-4.5X
10. 相机:
 a)   工业级彩色USB2.0摄像机或选择同类型1394接口相机;
 b)   高清晰标准BMP图片格式保存,无图像编写或AVI视屏格式输出
 c)   最高清晰图片分辨率:2048*1536(标准BMP格式);(300w像素,如有更高要求,请选择更高清的摄像机)
 d)   图片采集速度:4帧-25帧/秒;(如有更高要求,可定制可选择100帧 ,200帧,300帧或更高1000帧)
 e)   具有录像功能
11. 测试固体表面能功能:
 a)   一液法、Owens二液计算法计算表面自由能
 b)   测量范围:0.01mN/m-2000mN/m   
 c)   精度:0.01mN/m
12. 测试表面张力功能:
 a)   测量原理:悬滴法,可观察液滴形状尺寸,真实液滴轮廓分析法,自动滴样,自动分析表面张力以及液滴各种几何尺寸。
 b)   测量范围:0.01mN/m-2000mN/m
 c)   精度:0.01mN/m
13. 具有软件著作权的接触角分析系统,强大的自动分析功能,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而导致的误差:
 a)   可测试静态接触角,动态接触角(前进角,后退角);
 b)   自动寻找气固液三相结合点:自动寻找固体、液体分界面;
 c)   提供量高法、单圆拟合法、双圆拟合法等方法,自动计算左右两边接触角、平均接触角,无需人工操作;
 d)   提供平面样品、粗糙平面样品、凹面样品、凸面样品多种平面模型计算方式;
 e)   提供多种测试采集模式:单次测量、连续测量(连续采集X张、连续采集X秒)、客户自定义变成等多种模式,多种采集模式可以按照需要组合。
 f)   强大的数据库数据管理方式,方便用户分门别类的保存数据,并可任意导出图片和数据,格式有excel、pdf、xps、输出至打印机等多种格式。
 g)   提供图像处理功能:二值化阈值处理、轮廓处理等多种模式;
 h)   具有接触角高精密校准功能,全量程校正,任意点接触角可矫正,提高设备的准确性。
 I)接触角数据取得方式:全自动测值和人工修改相结合。一键式“测试”按钮,软件连续自动拍照-寻找三相敏感点-计算左右接触角值-显示计算结果,整个过程无须人工干预,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影响。